国产一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欧美亚洲国产日韩制服一区|无国产精品视频白浆浪潮|青青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作曲家左翼建:激情,迸發(fā)出感人的旋律

2020-6-16 09:48  |  作者:孔鴻聲  |  來源:上海文藝網

  原標題:“律動的歲月”系列專訪:激情,迸發(fā)出感人的旋律——孔鴻聲訪著名作曲家左翼建

  當前,一股突襲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團結一心抗擊疫情,已成為各國人民重中之重的大事。前段時間,為配合國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上海電視臺重新制作和播放了由陳念祖作詞、左翼建作曲的《非凡英勇》一歌。雖然這是一首創(chuàng)作于17年前,為歌頌與“非典”疫情英雄斗爭的醫(yī)護人員的作品,可而今聽來,仍然是那么動人心弦和感人至深,鼓舞著“白衣天使”和國人們與病毒頑強抗爭的勇氣和力量。

  
  一首應景作品能有如此綿長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確非不易。借“五一”小長假之際,筆者采訪了《非凡英勇》的曲作者左翼建。
  
  臨危受命,從心底里流出的歌
  
  “創(chuàng)作需要激情,沒有激情是寫不出感人作品的。我的音樂旋律基本上是在激情涌動時一氣呵成,是從我心底里流出來的歌。而這種激情,又常常是在‘臨危受命’中,迸發(fā)而出?!弊笠斫ㄔ诮榻B自己的作品創(chuàng)作過程時,很動情地這樣敘說著,歌曲《非凡英勇》就是這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
  
  說起《非凡英勇》這首歌的創(chuàng)作情景,左翼建至今記憶猶新。那是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肆虐期間,成千上萬的“白衣天使”們,為拯救患者的生命,無所畏懼地沖鋒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深深地感動了全體國人。2003年4月25日晚夜,上海電視臺緊急行動,欲在36小時之內舉辦一場賑災義演晚會,以支援抗疫斗爭。在26日的臨晨,時任上海電視臺音樂編導的左翼建,接到了詞作家陳念祖連夜創(chuàng)作的歌詞《非凡英勇》:“當未知的陰云籠罩蒼穹,我們的前方依然是晴空,是你,依無反顧仍帶著從容,溫情的天使顯示英勇……?!弊笠斫ㄗx完歌詞,打開窗戶,社區(qū)里萬籟俱寂,夜空中疏星幾點。此時的他,腦海中跳躍出一幅幅“白衣天使”們緊張地搶救病人的感人畫面,他渾身的熱血開始沸騰起來,他趕緊坐在書桌前,一串串音符情不自禁地從手里的筆中飛出,天剛蒙蒙亮,一曲感人真摯、充滿深情的歌曲在左翼建的書桌上問世了。左翼建對這首歌曲自己也感到十分滿意:“這是在特殊環(huán)境之中,感情積累之后的自然流露。我從凌晨寫到了天亮,幾乎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是一口氣譜寫出來的?!本o接著,由40余名節(jié)目主持人,如葉惠賢、曹可凡、袁鳴、董卿、歐陽夏丹、葉蓉等馬不停蹄地和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歌劇院等文藝工作者們一起協(xié)作,用了短短的36個小時,就錄制、拍攝了這部以狙擊“非典”為主題的MTV。17年過去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的今天,由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演唱的《非凡英勇》男中音獨唱版本,同樣深深地溫馨人心,鼓舞著廣大群眾與疫情奮力搏擊的勇氣。
  
  作為上海電視臺的一名音樂編導,因工作性質和職責所在,左翼建創(chuàng)作的音樂作品,常常是“臨危受命”,其作品主題又總是與國家正在發(fā)生的重大事件緊密相連,因而,他的創(chuàng)作激情更是緊貼時代的脈搏而跳動,這就是一名作曲家應有的擔當。2008年5月發(fā)生在四川省汶川縣的大地震,是我國建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一次地震,造成了8萬多人的死亡和失蹤。當時電視臺每天所播放的搶險救災畫面,一幅幅都緊扣著民眾的心靈。有一天下午的4點多鐘,電視臺領導召開了一個短暫的緊急創(chuàng)作會議,要求相關創(chuàng)作人員立即行動起來,以配合汶川地震搶險做好宣傳工作,電視臺領導拿出了王平久創(chuàng)作的歌詞《生死不離》,鄭重其事地把它交給左翼建,并明確要求他必須在第二天早晨拿出曲譜。又一次“臨危受命”的左翼建,其心靈再一次被創(chuàng)作激情所包圍,在回家的路途中,汶川搶險救災的畫面,時時地浮現在他的眼前,心中的激情難以平靜,就在這短短幾十分鐘的路程上,《生死不離》的主旋律已形成了腹稿?;氐郊液螅麏^筆疾書,僅花了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整個曲譜就一蹴而就。晚上七點多鐘,左翼建帶著曲譜又回到了電視臺,正巧碰見臺領導,臺領導一見他就奇怪地詢問:“你怎么還不抓緊時間回家寫東西?”左翼建笑著回答:“我已經寫好了?!薄笆裁??你寫好了?確定嗎?”臺領導一臉疑惑地說出三個問號。左翼建點了點頭??吹剿桓毙赜谐芍竦臉幼樱_領導即刻召喚相關人員集結會議室,當左翼建深情地把作品唱完后,臺領導帶頭大聲鼓掌。二天后,當上海版本《生死不離》的歌聲唱響在晚會的舞臺上時,臺下的觀眾們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在電視臺工作期間,這種“臨危受命”的創(chuàng)作任務常常是落在左翼建的身上,他成為電視臺領導心目中能擔綱重任的主要人選之一,而左翼建“臨危受命”所創(chuàng)作的眾多作品也確實證明了他的創(chuàng)作實力。如為鄧小平逝世所創(chuàng)作的《小平同志慢點走》(何兆華詞),為“印度洋地震、海嘯義演”所創(chuàng)作的《四海牽手》(陳念祖詞)、為香港回歸所創(chuàng)作的《香港您好》等作品,左翼建都是在時間緊、任務急的情況下,通宵達旦地完成的,其作品的質量也是無可挑剔的,因為這些作品都是他“從心底里流出的歌”。
  
  勤奮,是向上攀登的階梯
  
  1952年11月出生的左翼建,是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上海音樂會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一級作曲家。在他成名之前,從沒有進入過任何音樂學校中去讀過書、求過學。他有兄弟5人,從小受父親的影響,都對民族樂器的撥弄有著特別濃厚的興趣,恰巧家中也有多種陳舊的樂器,如二胡、笛子、嗩吶等,他們就自己學習彈奏,兄弟5人都無師之通,雖然技藝不是很精湛,但各種樂器都能“玩上一把”,其中,二胡是左翼建的強項,7歲的他就登臺表演二胡獨奏。他初中就讀于虹口中學,是學校文藝宣傳隊的隊長,在舞臺上,他演唱、演奏、舞蹈都能“露一手”。臨近畢業(yè)時,與一些同學書寫血書要求到黑龍江省呼瑪縣去插隊落戶,因還沒有到畢業(yè)分配時期,學校未能批準他的請求。
  
  1970年1月,南京軍區(qū)前線歌舞團來上海招收文藝兵,當時左翼建參加虹口區(qū)群眾文藝組活動,區(qū)里就將他推薦去報考。此次歌舞團招收的主要是大提琴、小提琴演奏員,而這兩項樂器卻卻都不是左翼建的強項,雖然都能演奏,但并不很熟練。主考官對他的評價是:演奏雖不理想,但樂感很強。言下之意錄取的可能性不大。區(qū)里的相關領導得知這一消息后,又一次告訴主考官:“左翼建是個多面手的人才,對多種民族樂器都能來一下?!敝骺脊俅饝獙ψ笠斫ㄟM行第二次面試。這一次面試,左翼建帶上了好多種民族樂器,一番吹拉彈奏后,主考官露出了喜悅的笑容。就這樣,左翼建跨進了南京軍區(qū)前線歌舞團的大門,開始了他的軍旅文藝兵生涯。順便提一下,幾年后,他的弟弟左翼偉也考入了蘭州軍區(qū)空軍文工團,如今是國內著名的嗩吶演奏家。
  
  在前線歌舞團,左翼建的主要任務是大提琴演奏,通過一段時間的專業(yè)學習和訓練,他的大提琴演奏技巧突飛猛進,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在演奏的過程中,左翼建對作曲產生了興趣,立志要在作曲上有所作為。1972年他開始自學作曲,買了很多有關歌曲方面的書籍進行自學,每天運用半導體收音機收聽歌曲,邊聽邊對作品進行分析,同時還每天背誦一首民歌,并試著開始學習譜曲。他把譜好的曲譜虛心地請歌舞團里的老同志們指教,這些老作曲家們如龍飛、陶思耀等,都很耐心、精心地幫他指點、修改。這一得天獨厚的學習優(yōu)勢和創(chuàng)作氛圍,使他的作曲水平提升很快,加上他的勤奮和努力,1974年1月,左翼建譜寫的第一首歌曲作品《前進吧,祖國》,被人民音樂出版社選用了,并與唐訶、生茂等一些著名作曲家們的作品結集在同一冊中,在那冊歌集中,除了左翼建以外,其他曲作者可都是當時響當當的“大腕”人物啊。
  
  第一首作品的發(fā)表,極大地鼓舞了左翼建的創(chuàng)作熱情,更使他認識到“學會作曲也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關鍵在于努力,勤奮就是向上攀登的階梯,腳踏實地的一步步攀登,一定會到達山頂?!睆拇?,他對作曲更是癡迷了,放棄了其他的娛樂活動,把業(yè)余時間全都用在了歌曲創(chuàng)作上。他的執(zhí)著和勤奮,也感動了歌舞團領導。1978年的一天,前線歌舞團準備把陳毅元帥的詩詞《贛南游擊詞》排成舞蹈《天將曉》搬上舞臺,歌舞團領導就把舞蹈的編曲任務交給了左翼建。對左翼建來說,這既是一個難得的顯示自己創(chuàng)作水平的機會,同時又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創(chuàng)作任務:一是自己學習作曲時間不長,缺乏實踐經驗;二是為舞蹈節(jié)目編曲,還未曾嘗試過。俗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左翼建當時竟然沒有絲毫的膽怯就應承了下來。此時正逢假期時間,好多戰(zhàn)友都休假回家了,他卻留在了軍營里,把自己關在宿舍里邊查閱資料邊進行創(chuàng)作。沒幾天,一部帶有南昌采茶戲音樂基調的舞蹈樂曲,就在他的筆下誕生了,其中具有江西民歌特色的主題歌《天將曉》,更讓歌舞團領導和同志們刮目相看,給予了很高的贊賞,時任南京軍區(qū)文化部部長的沈亞威,對左翼建這首主題歌的評價是“簡潔、簡單、好聽,歌曲作品就應該像這樣來創(chuàng)作?!贝俗髌费莩龊筅A得贊揚聲一片,獲得了“南京軍區(qū)文藝創(chuàng)作舞蹈音樂一等獎”的殊榮,后來還被選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歌舞團的演出劇目之一到朝鮮進行演出。
  
  這部舞蹈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成功,對左翼建來說,是他音樂創(chuàng)作生涯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才華由此而顯露出來,其創(chuàng)作激情也越發(fā)高漲,又先后為歌舞團的多部舞蹈作品譜曲,還為部隊排演的話劇《強臺風往這里經過》和反映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電視劇等作曲,其中歌曲《歌唱英雄楊建章》獲得了國家文化部二等獎,歌曲《飛吧,青春的歌聲》,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歌曲金獎。同時,他創(chuàng)作的眾多群眾歌曲作品,也成了江蘇人民廣播電臺“每周一歌”欄目的播放“??汀?。
  
  十七年的軍旅創(chuàng)作歷程,使左翼建從一個普通的大提琴演奏員,成長為一個知名的作曲家。然而,他深深地知道:十幾年來的辛勤創(chuàng)作,自己雖然有了一定的作曲實踐經驗,但系統(tǒng)的作曲理論還是十分匱乏的,要想在創(chuàng)作上有所再提高、再升華,就必須要加強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理論的學習。他默默地在自己前行的創(chuàng)作道路上,又插上了一桿奮勇搏擊的指示牌。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1986年,左翼建從南京軍區(qū)前線歌舞團轉業(yè)到上海電視臺工作,分配在廣告部任音樂編輯,主要工作就是為廣告配音樂,而這項工作他一干就是七年。這并不是說左翼建喜歡干廣告音樂,而是他初到上海工作,在這人才濟濟的大都市音樂圈中,他還難以一下子找到展示自己音樂才華的平臺。雖然他是個上海人,但畢竟離開申城17年了,而在這17年中,他也從未涉入過這個大都市音樂圈,上海樂壇對他還是有點陌生的,他需要等待,而且是有準備的等待。在這等待的同時,他花了2年的時間,進入了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系統(tǒng)地學習了4門主課和其他一些課程,使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理論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和升華。
  
  1993年,上海舉辦首屆“戲歌大賽”,左翼建創(chuàng)作了兩首戲歌參賽,一首是越劇歌曲《濤聲依舊》(陳小奇詞),另一首是評彈歌曲《彎彎曲曲的歌》(李幼容詞),通過演唱和評審,這兩首戲歌均被評為“十大金曲”。這下子,左翼建的音樂才華震驚了電視臺領導,他們沒有想到廣告部還“屈就”著這么一條“巨龍”(左翼建生肖屬“龍”),在后幾屆上海“戲歌大賽”中,左翼建創(chuàng)作的揚劇、滬劇、京劇等戲劇歌曲,也紛紛獲獎。這位厚積薄發(fā)的上海樂壇后來者,引起了上海音樂界的震動,他的成就也贏得了都市音樂圈對他的極大關注和青睞。
  
  俗話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左翼建創(chuàng)作的多種戲劇歌曲屢屢獲獎,與他從小能熟練掌握多種民族樂器的演奏,以及后來對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理論的鉆研是分不開的,所以他能嫻熟地駕馭舞蹈音樂、音樂劇、廣告音樂、戲曲音樂、通俗歌曲、軍旅歌曲、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為他所創(chuàng)歌曲的題材多樣、風格迥異的特點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左翼建的音樂創(chuàng)作才華,上海電視臺領導將他調入了文藝部工作,這使左翼建的音樂創(chuàng)作“如魚得水”,使他音樂才華的施展有了更大的活動空間和平臺。正如左翼建所說,上世紀九十年代,是他音樂創(chuàng)作上的巔峰期,他許多有影響的作品,都是出自于這個時期。如1996年,上海舉行“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六十周年文藝晚會”,他擔任晚會的藝術總監(jiān),并創(chuàng)作、呈現了歌曲《地球上的紅飄帶》(湯昭智詞)、音樂短劇《石榴花開》兩部作品。其中歌曲《地球上的紅飄帶》運用了陜西民歌的音樂元素,顯得大氣、悲愴、委婉,深得著名歌唱家李雙江的喜歡。
  
  “搞音樂創(chuàng)作,要多聽好作品,多研學精品,從而提高自己的審美觀,提升自己的悟性?!边@既是左翼建在音樂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心得,更是在音樂創(chuàng)作實踐中的體會。他深深地記得為1997年在上海舉辦的“第八屆全國運動會”創(chuàng)作主題歌《生命的放飛》(薜錫祥詞)時的情景。運動會組委會提前了1年半時間向全國征集“全運會”的主題歌,也收到了全國各地的應征作品1300多首,其中包括國內眾多的“大婉”音樂家們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墒?,通過組委會一首一首的評審,卻難有一首滿意的作品進入評審專家的“法眼”。臨近“全運會”舉辦日期已經為時不多了,市政府領導非常著急,召開了相關的會議進行布置。一天下午,電視臺領導找到左翼建,告訴他“全運會”主題歌的歌詞已經確定了,但曲譜定不了,要求他也為主題歌寫寫曲子。左翼建開始沒有答應,因為全國已有那么多的著名作曲家在寫,自己能行嗎?但抝不過臺領導的“指示”,只好答應“試試看”。這一晚,左翼建沒睡好,腦子里反復地背誦著主題歌詞??焯炝習r,他的靈感猛地突現了,一個轉身翻下床,揮筆疾書,當火紅的太陽從東方升起的時候,他把主題歌的曲譜初稿也譜寫成了。當臺領導們聽了他的試唱后,一致認為很好,后又經作曲家朱良鎮(zhèn)的潤色,使歌曲品味更加符合“全運會”的宗旨,電視臺趕緊做了歌曲小樣送到了組委會,經組委會的專家們幾經討論,最終指定左翼建、朱良鎮(zhèn)合作譜寫的曲調為“全運會”主題歌曲。然而,作品還要送北京國家體委確認,通過在北京對歌曲進行錄音、配器、演唱等一系列的制作,為作品更加增色不少,經有關部門審核,最終被確定為“第八屆全國運動會”主題歌。
  
  又如1999年,是新中國建國50周年大慶,左翼建受電視臺領導的重托,深入到北京的“閱兵村”,用嘹亮、豪放、大氣的曲調,特為著名歌唱家閻維文“量身打造”地拍攝了一部MTV《中國大閱兵》(湯昭智詞),作為上海的一份厚禮獻給偉大祖國的50華誕。
  
  此時的左翼建,在電視臺里不僅是一位優(yōu)秀的作曲家,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電視片編導。在1997年和1998年間,他與袁燁珉合作,共同編導了《唱得幸福落滿坡》和《家在云之南》兩部音樂電視藝術片,均贏到了觀眾的好評。《唱得幸福落滿坡》獲得了“中國電視星光獎二等獎”和“全國專題電視片藝術片獎”;《家在云之南》獲得了“全國大眾電視金鷹獎”和“少數民族駿馬獎”。由他編導的上海電視臺“音樂時空”節(jié)目,也是深受觀眾喜愛的節(jié)目之一。
  
  當筆者問他:“為什么你創(chuàng)作的作品總能又快又好?好像有神來之筆似的?!弊笠斫ê苷J真地說:“這要感謝于部隊的培養(yǎng),在部隊時,領導下達的創(chuàng)作任務,如同作戰(zhàn)命令,必須無條件的接受和按時完成,而且要保證質量。雖然在地方上沒有這么多的講究,但在部隊中養(yǎng)成的這一創(chuàng)作習慣,至今仍然保持著。所以,只要是領導布置的創(chuàng)作任務,我都會極盡所能、盡心盡力地以最快的速度去完成?!?/div>
  
  鑒于左翼建在音樂創(chuàng)作上的杰出成就,1998年他被上海電視臺評為“十佳電視工作者”光榮稱號。同年,作為上海新聞代表團成員之一出訪波蘭。
  
  從1974年第一首作品問世至今,左翼建在音樂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已行進了46個年頭,毛估估也寫下了1000多首作品。左翼建如數家珍般地說出了很多音樂愛好者們所熟悉的作品,如《母愛》(陳念祖詞)、《師恩如歌》(佟文西詞)、《第一支歌里》(錢武杰詞)、《五十六個祝?!罚ūR云生詞)、《回三峽》(佟文西詞)、《情牽太湖》(李莉詞)等。他創(chuàng)作的這些歌曲,不僅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有的還被中央電視臺舉辦的“青歌賽”指定為參賽選手必唱曲目之一,還有的被選入了音樂??茖W校的教材。
  
  其次,左翼建為中央電視臺拍攝的大型電視紀錄片《中國機長》創(chuàng)作主題歌《我心飛翔》(張聿溫詞)和《中國空姐》主題歌《空姐之歌》(張聿溫詞);為第五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創(chuàng)作的會歌《生命之約》(陳念祖詞)、為全國教衛(wèi)創(chuàng)作的《愛眼歌》(李成福詞)、為兒童音樂劇《馬蘭花開》創(chuàng)作的舞臺音樂,以及有王汝剛主演的在蘇、浙、滬地區(qū)家喻戶曉的電視舞臺劇《紅茶坊》(梁定東詞)主題歌等。特別是大型史詩劇《血色豐碑》(編劇:黃玉燕),左翼建花了半年多心血為整臺劇本及4首插曲譜寫音樂,其中的女聲獨唱《血染的蘆花》和男聲獨唱《遠去的背影》兩首歌曲,樂曲的哀婉凄美、悲壯大氣而深受觀眾的喜愛,在群眾中廣為傳唱。此劇連續(xù)公演了十場,最后一場登上了上海大劇院舞臺亮相,被上海市戲劇家協(xié)會授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主題創(chuàng)作征集活動特別獎”。
  
  更值得一提的是左翼建創(chuàng)作的歌曲《跟你走》(張海詞),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優(yōu)秀主旋律歌曲之一,與創(chuàng)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黃河大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一批極有影響力歌曲的詞、曲作家、歌唱家的大名(共110位)一起,被永久地鐫刻在景色如畫的江西廬山天合谷景區(qū)長達800米的“廬山龍脈”上——主旋律音樂石刻園。
  
  上海電視臺在1999年10月,特為他舉辦了“《生命的放飛》——左翼建音樂作品演唱會”,并作為上海電視臺成立四十周年的慶?;顒庸?jié)目之一,這樣的榮譽并不是每個有成就的音樂家所能享受到的。
  
  已退休的左翼建雖然離開了工作崗位,但作為一名作曲家,他仍然筆耕不輟,常有好作品問世。2018年,他被上海廣播電視系統(tǒng)評為退休人員中的“優(yōu)秀共產黨員”。他自我激勵:工作退休了,但創(chuàng)作使命沒有退休,音樂人生情未了。要繼續(xù)地寫下去,不僅要寫,而且要再積累、再創(chuàng)新、再提升,以飽滿的激情,迸發(fā)出更多的感人旋律奉獻給人民大眾。



責任編輯:楊博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
注:本網發(fā)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guī)、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qū)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yè)執(zhí)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