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欧美亚洲国产日韩制服一区|无国产精品视频白浆浪潮|青青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驚蟄| 驚雷響,萬物長

2019-3-1 16:47  |  作者:徐洋

  今日驚蟄。
  
  驚蟄,古稱啟蟄,大多在每年的3月5日、6日或7日。蟄,藏也,這個時候氣溫上升,土地解凍,春雷始鳴,驚醒了蟄伏于地下過冬的動物們,因此稱“驚蟄”。

  

  驚蟄三候
  
  驚蟄驚蟄,當沉睡的動物從睡夢中驚醒,睜眼看這流年更迭,季節(jié)交替,春天已然到來,生氣蠢蠢欲動,被陣陣春雷裹挾著洶涌奔來,天地無邊無際,舊歲的時光一去不返,它們決定再次出發(fā)。

  

  驚蟄有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為鳩。
  
  桃始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柳樹發(fā)芽,桃樹長出花蕾,隨時等待開花。雖然尚未到盛開的時候,但此時也可見日后桃紅柳綠的“繁華”。
  
  倉庚鳴: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倉庚也就是黃鸝(黃鶯)。當春天的暖陽照射大地,黃鸝感受到溫暖開始婉轉(zhuǎn)歌唱,讓人想起杜甫的那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鷹化為鳩:在古人眼里,春季鷹化為鳩,秋季鳩化為鷹,以此為時序之變,這實際上是古人對于鳥類因季節(jié)而遷徙的一種直觀感受。

  

  驚蟄詩選
  
  節(jié)氣到驚蟄,真是大地回暖的時候了。人們開始褪去厚重的冬裝,大麥小麥開始拔節(jié),毛桃爆芽,雜草返青,百蟲蘇醒,天空之上隱隱傳來雷聲,合著地上草叢中的陣陣蛙鳴,奏響一曲生命之歌。

  

  陶淵明在他的擬古詩里寫: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fā)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農(nóng)歷的二月,因處在春季中間,故稱仲春。在這仲春時節(jié),春回大地,春雨應時而降,陶淵明聽到東邊傳來的陣陣雷聲,舉目看去一片勃勃生機。
  
  范成大的《秦樓月》也寫在雷聲隱隱之下的驚蟄時節(jié):
  
  浮云集。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拂墻濃杏燕支濕。燕支濕?;ㄉ胰碧?,畫樓人立。
  
  驚蟄時節(jié)的雷聲是隱隱約約傳來的,若有若無,好像來自遠古的一聲悶響,帶著連綿起伏無盡的波浪,回蕩在天地間。萬物在夢中聽見了這回響,鵓鳩的鳴聲在春風春雨之中一聲比一聲急。綠楊隨風舞,紅杏攀墻起,有人樓中立。

  

  元稹的《詠廿四氣詩·驚蟄二月節(jié)》則這樣寫: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
  
  時候爭催迫,萌芽互矩修。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
  
  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在中國古代這樣一個農(nóng)耕社會,驚蟄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農(nóng)諺里說過了驚蟄節(jié),春耕不能歇,驚蟄已過,農(nóng)活就多起來了,農(nóng)人們紛紛勞作,成為這時節(jié)的風景。

  

  對此,韋應物這樣描寫: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guī)兹臻e,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廩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人生有耕耘總會有收獲。辛勞的人們從不叫喊勞作的辛苦,他們終日忙碌不休,從早到晚,從菜圃到田地,而往往一場春雨就能讓他們滿足。

  


  何人與我話短長?春風春雨,百蟲黃鸝,桃花流水。生命的春天來到,凝結(jié)的冰嘩啦啦解凍,我聽見天空雷聲闐闐,呼喚冬眠的人醒來,呼喚凍結(jié)的夢想像花一樣綻開,聽見一聲聲古老大地的呼喊:醒來,醒來。
注:本網(wǎng)發(fā)表的所有內(nèi)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wǎng)轉(zhuǎn)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wǎng)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wǎng)微信

上海文藝網(wǎng)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wǎng)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lián)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wǎng)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wǎng)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絡法制和法規(guī)、轉(zhuǎn)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qū)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yè)執(zhí)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