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在村里的甘祖昌干部學院
編者按:舉凡賦詩宜溯源?!洞咫u化鳳非虛事——林俊江詩繪甘祖昌干部學院創(chuàng)建歷程》一文,作者林俊江同志系中共蓮花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甘祖昌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作為掛點領導,他全程參與并見證了甘祖昌干部學院籌建歷程,以詩研時體事,擬物崇志,期于明理,歸于致用,因此詩文有政治的高度,有思想的高度,有文學的高度,有審美的高度,循聲而得貌,披文而所瞻。斯乃不辱使命,不負重托也。
甘祖昌龔全珍回鄉(xiāng)60周年紀念大會
亦詩亦事,意章相隨.林俊江同志作為組工干部,肩負選賢任能、夯基鑄魂之重任,秉筆文風古樸,可貫清新時尚,篇篇佳作若新聞熱點,篇篇情深若精彩微語,有魂、有根、有趣;入腦、入心、入魂,成風于上,俗化于下。正謂時光潑墨,萬事蓬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特別推薦《村雞化鳳非虛事——林俊江詩繪甘祖昌干部學院創(chuàng)建歷程》一文,斯則此然矣。
軍地合作研發(fā)紅色黨課
在湘贛邊界蓮花縣坊樓鎮(zhèn)沿背村,近年來建起了一所以“課堂在田野、吃住在農家、村民當教員、百姓齊參與”為主要特色的干部學院,她就是被國內專家稱之為“沒有圍墻的干部學院”----甘祖昌干部學院。自2016年10月首次開班以來,該院迄今已承接各類培訓班次700多個,培訓學員3.5萬余人,學員班次遍及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今年4月,學院被中組部列入全國干部黨性教育基地備案目錄,成為了令人矚目的紅色培訓新地標。
電視劇《初心》在央視熱播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偏僻村莊,為何能在短短兩年中奇跡般地誕生出一所國內聞名的干部學院呢?有一位詩詞愛好者給出了獨特的解答,他就是甘祖昌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林俊江同志。林俊江自2016年7月?lián)紊徎h委常委、組織部長以來,就一直作為掛點領導,全程參與并見證了甘祖昌干部學院的籌建歷程。他弘揚“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傳統(tǒng),創(chuàng)作了十余首近體新韻詩,記錄下了學院籌建過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重要時刻,展現(xiàn)了眾多籌建者們創(chuàng)業(yè)奉獻的精神風貌,讀來令人聳然動容。現(xiàn)擇七首分享如下:
其一
往昔雙解甲,一晃六十年。
夙志驚疆塞,初心系舊園。
躬身興稼穡,執(zhí)教振窮邊。
故里人潮至,爭學并蒂蓮。
——《將軍伉儷贊》
村民自排自演的采茶戲《并蒂蓮花》
這首詩作于2017年3月,當年學院組織承辦了甘祖昌、龔全珍回鄉(xiāng)6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這些紀念活動,幫助人們進一步深入地了解了甘祖昌、龔全珍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也吸引了更多黨員干部前來甘祖昌將軍故里沿背村學習培訓。作者寫作此詩,不僅對開國將軍甘祖昌和他的妻子龔全珍雙雙解甲歸田,回到老家蓮花縣坊樓鎮(zhèn)沿背村,一個荷鋤種田,一個執(zhí)鞭育人,矢志改變老區(qū)舊貌的罕見壯舉給予了熱情贊頌,同時也描繪了沿背村開辦紅色培訓后,人潮紛至,爭相來學的喜人局面?!盃帉W并蒂蓮”一句,虛實結合,明指學員每晚在沿背村觀看村民自編自演的紅色教育題材采茶劇《并蒂蓮花》,也泛指廣大學員學習甘祖昌、龔全珍感人事跡和寶貴精神的盛況。
甘祖昌舊居
其二
拋孫別子蒞紅村,百日研磨一課新。
課上曾收千點淚,指間尚欠百篇文。
一干人眾難離舍,兩位女賓怎忍分?
最惱反修橋下水,不隨湘水去追尋。
——《吟別軍代表》
甘祖昌帶領村民們修建的反修橋
這首詩作于2017年8月,記載的是學院與新疆軍區(qū)開展軍地共建的情況。甘祖昌將軍1957年解甲歸田回到蓮花之前,擔任新疆軍區(qū)后勤部長。得知老部長老家正在籌建甘祖昌干部學院,新疆軍區(qū)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專門組建了軍代表授課團,先后9次共選派了32名軍代表駐村研發(fā)和講授黨課。此詩中所吟別的軍代表,指的是韓素婷、張紅英。2017年5月5日,她們倆一個離別尚讀小學的兒子,一個離別剛剛出生不久的孫兒,來到千里萬里之遙的蓮花縣沿背村,在老百姓家駐扎了整整99天才返疆。駐村期間,她們每天起早摸黑地搜資料、寫教案、制作PPT,經常冒著滾燙的熱浪前往學院的教室里去授課,每次一開講,就讓臺下學員熱淚盈眶。餞別那天,參與學院籌建的各級干部和村里的老百姓,一個個熱淚盈眶,有的甚至嚎啕大哭,大家心里都非常不舍得兩位軍代表離開。作者前去送別時,目睹當時感人的一幕,心情久久難以平靜,當晚賦得此詩。
新穎別致的學員培訓樓
其三
央視新年何獻映?初心熠熠耀熒屏。
將軍解甲國猶敬,妻子歸田世益驚。
主創(chuàng)淚干旋入鏡,名角汗盡始殺青。
大江南北人爭睹,風骨傳承偉夢成。
——《<初心>開播贊》
日新月異的沿背村
這首詩,記錄的是學院參與拍攝的電視劇《初心》在央視熱播一事。2017年,在中組部有關領導的倡導下,隴、贛兩省組織、宣傳部門聯(lián)合拍攝了以甘祖昌、龔全珍感人事跡為題材的32集電視劇《初心》。該劇攝制組陣容強大,導演宋業(yè)明曾執(zhí)導過《八路軍》、《彭德懷元帥》等劇,男一號吳京安、女一號丁柳元都是深受觀眾歡迎的知名演員。劇組主創(chuàng)人員一接觸了解到甘祖昌、龔全珍事跡后,就深為感動,傾情投入攝制工作之中。該劇大部分外景是2017年6—9月在蓮花縣拍攝的,攝制期間正值酷暑難耐之際,吳京安老師稱,為拍該劇“把自己此前一生的汗都流盡了”。2018年2月5日起,該劇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段播出。繼春節(jié)首輪播出剛剛結束之際,央視又在當年“兩會”期間再度播出該劇?!冻跣摹吩谘胍暤膬奢啛岵ィ箤W院的關注度一下子得到了提升。作者因此喜不自禁,一首禮贊詩脫口而出。

村民依托紅色培訓開辦民宿增收
其四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三冬兩夏廿七月,數(shù)地多家夜夜心。
吃住農家圓大夢,弘揚傳統(tǒng)健基因。
今朝無限狂歡淚,灑向蓮江化浪粼。
——《喜聞甘干院獲批升級有感》

村民依托紅色培訓開辦民宿增收
2018年12月10日,江西省委編辦下達批文,明確甘祖昌干部學院為萍鄉(xiāng)市委直屬的正縣級事業(yè)單位。這標志著甘祖昌干部學院完成了由“項目臨時指揮部”到“市委直屬事業(yè)機構”的重大飛躍,實現(xiàn)了“草根班子”到“正規(guī)軍”的華麗轉身。作者獲悉此訊,百感交集,一樁樁酸甜苦辣的往事浮上心頭:他想起了過去800多個日夜里從市、縣、鄉(xiāng)抽調來的一大批干部嘔心瀝血、忙碌不停的身影;想起了有的抽調干部從家里自帶被子來到沿背村駐扎的毅然決然;想起了設在農家的項目指揮部幾十號人每天圍在一張小方桌上吃“流水席”的辛酸;想起了一間房里擠住七、八人,大家像中學寄宿生似的睡上下鋪的淡然;他想起了甘祖昌干部學院籌建以來,村民們紛紛開辦民宿,經銷農副產品,參與講課、演出活動,收入迅速增長,日子越過越紅火的喜人景象;他想起了習總書記2013年接見老阿姨,強調“就是要把甘祖昌龔全珍的革命傳統(tǒng)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殷切囑托……想到大家堅持用甘祖昌精神籌建甘祖昌干部學院,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夢想成真,不禁喜極而泣,夜里噙淚吟得此詩。
沿背村原本是一個重點貧困村、軟弱渙散村、經濟薄弱村,在這樣一個村莊里辦干部學院,一開始就有很多人不理解,籌建過程中一直遭受了各種非議和質疑。為推進籌建工作,蓮花縣成立了項目指揮部,從縣直機關和一些鄉(xiāng)鎮(zhèn)抽調干部參與籌建工作。一些被抽調的干部開始也想不通,都不愿來村里工作,有的來了沒幾天就打起了退堂鼓,但大多數(shù)籌建人員進駐村里以后,紛紛被甘將軍夫婦的崇高精神所感動,他們不畏重重困難,不計個人得失,義無反顧、勇往直前。作者有三首詩集中抒發(fā)了抽調同志們的奮斗豪情和執(zhí)著信念。
其五
幅幅新聯(lián)語意深,贊雞起舞贊雞鳴。
村雞化鳳非虛事,萬個猴年猿變人。
——《丁酉元日觀聯(lián)有感》
這首《丁酉元日觀聯(lián)有感》,是作者2017年大年初一看到村民家張貼的一幅幅春聯(lián)時所寫。當時正好辭別猴年,迎來雞年,農家春聯(lián)或贊聞雞起舞,或期一鳴驚人,或盼鳳舞九州。作者看到這些春聯(lián)后不由思緒聯(lián)翩:人們認為雞鳳同源,常常把雞美稱為鳳。雞變鳳看似非常虛幻,然而村里正在籌建的干部學院,似乎表明這也并非不可能。沿背村從2016年10月承辦首個培訓班后,短短三個月時間,竟接連承辦了幾十個班,培訓黨員干部2000多人,成為了初具雛形的紅色培訓基地,這不是“村雞化鳳”的成功例證嗎?他堅信,只要假以時日,繼續(xù)堅持不懈地奮斗下去,沿背村一定還會發(fā)生像猿猴變人一樣的巨變。
其六
五月桐林似又冬,雪團簇簇踞高叢。
幾番晴雨難摧化,一片素心縈碧峰。
——《白竺道中遇桐花》
此詩作于籌建甘祖昌干部學院爭論最盛、阻力最大之時。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面對身邊一些同志灰頭土臉、徘徊不前的狀況,作者始終不改初衷、不為所動,反復做身邊同志的思想工作,引導他們認識到:弘揚甘祖昌精神是時代所需,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決不會錯。他借路旁爛漫的桐花托物詠懷,表達了不管日曝雨淋,遭受多大的困難和沖擊,始終素心不移、苦苦堅守的精神追求。詩中的“素心”,就是作者希望把甘祖昌干部學院籌建好的一片夙愿!
其七
始是春池點點帆,青萍初起碧初含。
幾經驟雨拔節(jié)長,一卻污泥逐日妍。
早綻芳華酬府院,遲凋莖葉共霜寒。
若非多載常相處,誰解君心苦與甘。
——《縣府東隅池荷見吟》
這首詩是作者新近觀賞蓮花縣政府大院東隅碧池中的荷花所吟。看到這些荷花,作者不由想起了在蓮花縣度過的三個寒暑。三年來,與他常常相伴的就是這片荷池!池中的荷花,一年四季生生不息,花葉每年早開晚敗。由這些荷花,他又想起了甘祖昌干部學院近三年的籌建過程,不由吟出了上面這首七律。詩中的荷花,似乎是甘祖昌干部學院眾多籌建者們自強不息、甘于奉獻的化身,又似乎是甘祖昌干部學院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真實寫照!
村雞化鳳非虛事,展翅騰空會有時。過去兩年多來,甘祖昌干部學院走過了從無到有、篳路藍縷的籌建歷程。如今,隨著上級對學院發(fā)展的高度重視,隨著學院機構編制和領導班子的配備到位,這所活力無限的紅色學院,一定能邁上更加閃光的道路,譜寫更加動人的詩篇!
責任編輯:博文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