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欧美亚洲国产日韩制服一区|无国产精品视频白浆浪潮|青青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四中全會前夕,政治局會議提出的這張時間表意義重大

2019-10-28 08:51  |  來源:上海文藝網

  10月28日至31日,我們黨的一次重要會議——十九屆四中全會將召開。
  
  會議召開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
  
  會議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
  
  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
  
  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yōu)越性充分展現。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zhàn)略任務。為推進這項重大戰(zhàn)略任務順利進行,會議還列出具體要求:
  
  必須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進行,科學謀劃、精心組織,遠近結合、整體推進。
  
  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各級領導干部要切實強化制度意識,帶頭維護制度權威,做制度執(zhí)行的表率,帶動全黨全社會自覺尊崇制度、嚴格執(zhí)行制度、堅決維護制度。
  
  那么,如何更好地理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可從習近平的一系列講話中探尋答案。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分別是什么?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和制度執(zhí)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guī)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國家治理能力則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包括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
  
  ——2013年11月12日,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為何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真正實現社會和諧穩(wěn)定、國家長治久安,還是要靠制度,靠我們在國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靠高素質干部隊伍。我們要更好發(fā)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必須從各個領域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13年11月12日,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如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要適應時代變化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要適應時代變化,既改革不適應實踐發(fā)展要求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guī),又不斷構建新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guī),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學、更加完善,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
  
  ——2013年11月12日,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創(chuàng)新制度安排
  
  我們要通過創(chuàng)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為因素造成的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fā)展權利。
  
  ——2013年11月12日,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兩個堅守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征的價值體系。堅守我們的價值體系,堅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必須發(fā)揮文化的作用。
  
  ——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
  
  三個堅決
  
  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我們必須堅定不移高舉改革旗幟,堅決沖破思想觀念束縛,堅決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堅決清除妨礙生產力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16年10月21日,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
  
  我們整體性推進中央和地方各級各類機構改革,重構性健全黨的領導體系、政府治理體系、武裝力量體系、群團工作體系,系統性增強黨的領導力、政府執(zhí)行力、武裝力量戰(zhàn)斗力、群團組織活力,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主體框架初步建立,為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組織保障。
  
  ——2019年7月5日,在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總結會議上的講話
注:本網發(fā)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guī)、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qū)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yè)執(zhí)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